把社群網站口碑 變成千萬營收 - 中國網路電子報 -全文網路賺錢 |
- 把社群網站口碑 變成千萬營收 - 中國網路電子報
- 把社群網站口碑 變成千萬營收
- 林百里:軟實力崛起 雲端將取代筆電
- 你憑什麼靠網路賺錢? - 數位時代
- <b>網路賺錢</b>: 林有田博士自我激勵和團隊激勵「出向行銷」退燒,「入向行銷 <b>...</b>
- <b>網路賺錢</b>: 昔日齊名兩大天后鳳飛飛、鄧麗君相繼「揮別」
- <b>網路賺錢</b>: 畸形電商誘發畸形創業
Posted: 14 Feb 2012 12:44 AM PST /編輯/謝俊峰 從中東的茉莉花革命到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分散在社會各角落的小眾,能迅速集結成為一股龐大的新興力量,足以撼動執政當局,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場面,而促成這股力量的背後,來自Web2.0所牽動的網路社群效應。 在商場上,如何善用網路社群力量攻入消費者的心,就如同是21世紀的煉金術,成為新的行銷顯學。社群網路口碑行銷有如此大的威力,但是要怎麼運用才能從中賺錢?就讓艾博司網路口碑研究中心的創辦人黎榮章和達摩媒體行銷業務總監許景泰來告訴大家。 每天都有上億條資訊在網路社群流竄,就像把在你家客廳、咖啡廳裡閒聊的內容搬到網路上一樣,大家除了講生活瑣事之外,最主要的話題就是討論某項產品好不好用、便不便宜,這種對商品的態度和喜惡,就是艾博司最想知道的事情。 艾博司透過獨家研發的軟體來監看網路新聞、專欄、論壇、PTT、Yahoo!奇摩知識+、Youtube、Blog、Facebook和Plurk等9大網友密度最高的網路社群平台,透過設定關鍵字的方式,過濾各方意見。 黎榮章指出:「網路口碑資訊除了行銷產品之外,還希望提供企業客戶線上客服中心的服務。」他認為,網路資訊又多又細,最重要的不是收集資訊,而是賦予意義,市場上雖然有不少提供口碑調查報告的公司,但沒有人把這些資訊進行深度分析並為企業提供改善之道,而這就是艾博司正在做的事。 目前艾博司營業額每月可達300萬元左右,手中有50多個客戶委託進行社群口碑調查。除了社群口碑監看的資料庫之外,艾博司旗下還有60人的網路軍團,天天對網路意見進行分類,並策畫執行各大企業所委託的口碑行銷專案。 另一個利用Web2.0網路社群力量做行銷賺錢的案例,就是達摩媒體。2006年是Web2.0商機浮現的關鍵年,因為Google提供了Blog邊欄網路廣告點擊付費服務,讓部落客(Blogger)可以藉由經營Blog來賺錢,成為社群口碑行銷的敲門磚。達摩就是在此時切入口碑行銷市場,成為台灣第一家做口碑行銷的廣告公司。 達摩靠著經營網路關鍵字廣告、Blog邊欄廣告等服務,2011年的營業額達到8,000萬元,2012年目標上看1億元。而現在達摩最看好的,是部落客的口碑行銷市場。 ![]() |
Posted: 13 Feb 2012 09:32 PM PST 從中東的茉莉花革命到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分散在社會各角落的小眾,能迅速集結成為一股龐大的新興力量,足以撼動執政當局,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場面,而促成這股力量的背後,來自Web2.0所牽動的網路社群效應。 在商場上,如何善用網路社群力量攻入消費者的心,就如同是21世紀的煉金術,成為新的行銷顯學。社群網路口碑行銷有如此大的威力,但是要怎麼運用才能從中賺錢?就讓艾博司網路口碑研究中心的創辦人黎榮章和達摩媒體行銷業務總監許景泰來告訴大家。 每天都有上億條資訊在網路社群流竄,就像把在你家客廳、咖啡廳裡閒聊的內容搬到網路上一樣,大家除了講生活瑣事之外,最主要的話題就是討論某項產品好不好用、便不便宜,這種對商品的態度和喜惡,就是艾博司最想知道的事情。 艾博司透過獨家研發的軟體來監看網路新聞、專欄、論壇、PTT、Yahoo!奇摩知識+、Youtube、Blog、Facebook和Plurk等9大網友密度最高的網路社群平台,透過設定關鍵字的方式,過濾各方意見。 黎榮章指出:「網路口碑資訊除了行銷產品之外,還希望提供企業客戶線上客服中心的服務。」他認為,網路資訊又多又細,最重要的不是收集資訊,而是賦予意義,市場上雖然有不少提供口碑調查報告的公司,但沒有人把這些資訊進行深度分析並為企業提供改善之道,而這就是艾博司正在做的事。 目前艾博司營業額每月可達300萬元左右,手中有50多個客戶委託進行社群口碑調查。除了社群口碑監看的資料庫之外,艾博司旗下還有60人的網路軍團,天天對網路意見進行分類,並策畫執行各大企業所委託的口碑行銷專案。 另一個利用Web2.0網路社群力量做行銷賺錢的案例,就是達摩媒體。2006年是Web2.0商機浮現的關鍵年,因為Google提供了Blog邊欄網路廣告點擊付費服務,讓部落客(Blogger)可以藉由經營Blog來賺錢,成為社群口碑行銷的敲門磚。達摩就是在此時切入口碑行銷市場,成為台灣第一家做口碑行銷的廣告公司。 達摩靠著經營網路關鍵字廣告、Blog邊欄廣告等服務,2011年的營業額達到8,000萬元,2012年目標上看1億元。而現在達摩最看好的,是部落客的口碑行銷市場。 達摩除了繼續經營網路廣告和職業部落客寫手的業務外,還開始發試用品給素人部落客來做社群網路口碑行銷,並且教導大家怎麼把自己的Blog經營得有聲有色,讓Blog成為最好的業外收入來源。 許景泰說,Blog口碑行銷的重點不在流量,而是文章的品質。很多人都是在網路上用關鍵字搜尋來的,只有好的文章內容才能留住目光,並且進而購買產品。 但許景泰也提醒有意參與口碑行銷的部落客,一定要好好愛惜自己的羽毛,建立起閱讀者的忠誠度,不然網友會很快就喪失對這個Blog的信任感;同時,也可依照自己的專長,建立有主題性的Blog,例如旅遊、購物等等,吸引更多網友關注。 ![]() |
Posted: 13 Feb 2012 09:32 PM PST 現在,該逢低買進電子股嗎?做決定前,你該聽聽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對科技趨勢的看法。 廣達是全球筆記型電腦製造龍頭,去年營收再次突破兆元大關。不過,林百里卻告訴《Smart智富》月刊記者:「筆記型電腦有可能被雲端運算取代,甚至部分IC設計公司,可能會被軟體取代。」林百里為什麼帶著廣達轉向軟體服務發展?他看到哪些新趨勢?以下是他看到的4個科技新趨勢。 趨勢1》硬件愈來愈簡單! 軟體變成創造價值來源 「(未來)所有東西都是made of software(軟體做的),硬件已經愈來愈簡單!」林百里說,所有的新功能,只要換上新軟體,就能完成。舉例來說,「現在的iPad、iPhone是同一種硬件,」背後是同一種硬體電路,只是換上新的軟體,就能賣愈來愈高的價格,iPhone可以變大,變成iPad,「以後TV也是一樣,一個大的iPad,馬上就在進行了」。 趨勢2》硬體將被軟體侵蝕!所有新的變化全在雲端 林百里認為,部分硬體將被軟體取代,未來科技產品不再只是提供更好的硬體就能賺錢。 以電視為例,「台灣搞一些電視數位化,這是錯的」。因為電視數位化,還是用傳統思維,把舊有類比電視訊號升級成數位訊號,靠硬體升級創造價值,把消費者限制在固定的幾個頻道裡收費。可是,消費者已經習慣互動式的操作方法,但數位電視系統太複雜,「距離又遠」,要提供互動服務的成本很高,「未來電視就是一個web os(網路作業系統),TV就是個大iPad」,從網路上直接下載內容,不再有頻道的概念,直接提供互動電視服務,更靈活、更有競爭力。 趨勢3》代工廠變整合者!創新商業模式才能賺錢 他分析,「雲端是一個『Utility(公共服務)』,第一個要技術力、技術的創新,再來要研究使用者的行為創新,然後才是商業模式的創新。」為了研究使用者的行為,廣達甚至跑到好萊塢聘用當地人才,設計新的使用者介面。 廣達的做法不是開發一個個的小應用程式,而是扮演整合者的角色,用手上的關鍵技術,做出別人做不到的大型雲端系統。 趨勢4》找到可行商業模式!太陽能沒突破就別投資 林百里指出,台灣高科技產業問題不在過度競爭,重點在有沒有可行的商業模式。 以液晶顯示面板(LCD)為例,LCD原本有5家公司,廣達賣掉廣輝後,只剩4家,競爭者已經減少,可是為什麼到現在都沒人賺錢?奇怪吧?原因在「學電機的人,只懂得用技術競爭。」 LCD產業的特性是,為了追求更低成本,必須投資愈來愈多的資金蓋新廠,因此LCD產業賺到的錢,又必須再投入新廠建設,到頭來,所看到的只有長期負債金額愈來愈高。 太陽能則是另一個例子,因沒有重大技術突破,又找不到可行的商業模式,就應該拒絕投資太陽能。 ![]() |
Posted: 13 Feb 2012 06:25 PM PST 簡士哲二十七歲起,從一無所有到上億資產,他只花了短短六年時間, 到底是怎麼辦到的?網賺達人傳奇故事。 永遠記得在我27歲時,一則新聞,改變了我的一生。一位叫John Reese的美國年輕人, 僅花了18小時就利用網路賺進100萬美金,我想100萬美金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收入, 網路賺錢真的是潛力無窮。從那天起,我就天天開始研究網路如何賺錢,學習和參加了 由專家所舉辦的各項網賺研討會。在抓到要領之後,我的收入就如同火箭升空般的急速成長。 投入網路賺錢研究的幾年之後,我的被動收入更達到每個月數十萬美金。而現在的我早已 獲得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完全過著我想要的生活。 未來,資訊將是決定財富多寡的關鍵,如果你和我一樣,相信自己會成功並且不斷學習 最新的資訊及知識,那你一定也有機會達到我的成就。(簡士哲先生目前為網路財富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前哈佛大學校長 德里克博克:如果你認為教育是昂貴的,你可以嘗試無知。 現在你也有機會聆聽世界級行銷大師的經驗分享,簡士哲將分享您全新的網路創業概念,讓您 有機會掌握賺錢的關鍵取得商機頭頭籌,利用網路創業減低資金風險帶來獲利,只要用對方法就有 機會成為下一個網路新貴。 此次講座提供數位時代讀者免費參加,報名位置 http://345.tw/7fe58 參加講座者現場並提供簡士哲新書贈送,索取好書卷 http://www.efortune.asia/couponDigit ![]() |
<b>網路賺錢</b>: 林有田博士自我激勵和團隊激勵「出向行銷」退燒,「入向行銷 <b>...</b> Posted: 13 Feb 2012 10:13 AM PST 「入向行銷」是我今年要全力執行的新目標,希望它能給我創 造更高的業績。 過去我作行銷工作,重視「出向行銷」,因此用電話行銷、 電子郵件群發、直效郵件、電視、廣播、報紙與雜誌廣告等接 觸潛在買主,讓他們注意到我們的產品與服務。 但我發現消費者每天都在依賴網路取得生活資訊,相信網路 的影響力,90%的大眾對「出向行銷」的方式有相當程度的戒 心,而且覺得討厭,因此,我直覺「出向行銷」已經接近壽終 正寢了。
吸引顧客穿越網路找上你! 也就是說,「出向行銷」正在衰退,如果不懂得透過Google、 部落格、社交媒體,進行「入向行銷」,讓對你商品有興趣的 人,更容易找到你,那就徹底落伍,跟不上潮流了! 由於現在的消費者比較不會被廣告吸引,蒐集資訊與購物喜 歡使用網路去達到目標。因此,你希望倍增業績,如果你行銷 產品的方式無法符合消費者今日喜好的購物方式,那就會被消 費者給淘汰。 做好「出向行銷」的方法如下。 一、加入優質的網路平台。利用網路平台好好的自我介紹, 讓自己能夠輕鬆被搜尋到,讓消費者正確認識你。 二、建立你自己的專屬網站。在你的網站定期製作大家希望 獲得的精采內容,同時定期更新你的部落格。 三、要有自己的部落格。寫部落格已經是全民運動,每個人 都在上網分享自己的生活、心得和體驗,當然你也不能例外。 四、認真作好功課,掌握新知識和新技巧。全力了解 Google、facebook、業界的部落格,以及社群媒體網站的運作 方式。 五、看狀況,利用可行的方法大力行銷。方法有搜尋引擎註 冊與排名優化 、網路廣告、許可Email行銷、交換鏈結、會員 制行銷、病毒性行銷、個性化行銷等等。 六、藉由「部落格寫手」的口碑傳播效應,招來更多的消費 者。大家相信媒體,但更相信口碑,藉由一群「部落格寫手」 的滿意消費經驗對外分享,好事就能傳千里,進一步影響更多 的消費者。 七、定期持續追蹤相關的關鍵指標,評量你的進展情況。這 些指標分別是:有多少個連結從其他網站連回你的網站,有多 少訂戶訂閱你的RSS和電子報,和你Facebook專頁的追隨者、 Twitter的追隨者、LinkedIn群組的會員。 「入向行銷」正在改變商業的生態、同時改變你的經營方式, 現在是「入向行銷」當道的時代,捉住趨勢,迎頭趕上吧! ![]() |
<b>網路賺錢</b>: 昔日齊名兩大天后鳳飛飛、鄧麗君相繼「揮別」 Posted: 13 Feb 2012 10:22 AM PST 昔日齊名兩大天后 鳳飛飛、鄧麗君相繼 「揮別」 鳳飛飛在1月3日逝世後,昔日的兩大天后,鳳飛飛、鄧麗 君相繼離開人世,令眾人感到不捨。鳳飛飛與鄧麗君曾經一 起合唱過「揮別」一曲,如今兩人同台的影像,只能成為追 憶。 ▼1982年兩大天后合影﹝圖/翻攝自網路﹞ 時間回到七零年代,鳳飛飛當時因為替瓊瑤電影配唱一夕爆 紅,而鄧麗君則因為演唱的歌曲廣泛,在海外得到相當高的 知名度,兩人也因此並列為當時的兩大天后。鳳飛飛更是在 同時間跨足歌唱、演戲及主持的多元發展,在當時被譽為台 灣歌壇的一姐。相較之下,鄧麗君則是在國外更加火紅,尤 其在進軍日本後,她的唱片被日本媒體選為全日本的放送大 賞三連霸的輝煌紀錄。 鳳飛飛與鄧麗君曾經在1982年的金鐘獎上一起同台過,如 此經典的畫面,現在也只能追憶。兩人在歌壇的地位,具有 時代的代表性,不用去比較兩個人誰優誰劣,鳳飛飛和鄧麗 君都擁有巨星的風采。難能可貴的是,鳳飛飛和鄧麗君當時 雖然各自獨霸一方,但是卻稱對方為最欣賞的歌手,在樂壇 展現出君子之爭的氣度! ▼鳳飛飛、鄧麗君相繼揮別人世。﹝圖/翻攝自網路﹞ 雖然兩大天后相繼離開人世,但是正如鳳飛飛官網所說, 「記得收拾起悲傷的心情,繼續聽她的歌,用行動來表達我 們對她的愛與懷念,她永遠活在喜愛她的每個人心中!」 ![]() |
Posted: 13 Feb 2012 08:17 AM PST 有一句話我很欣賞,是個華爾街諺語,說"華爾街沒有新東西"。意思大概就是,無倫出現了什麼樣的創新,人性都是不變的。電商究竟為什麼會如火如荼,其實不是因為馬雲,而是這個時間節點,社會需要這麼一個東西,然後馬雲正好做了而且能力機遇都適逢其會。兩個領域因為電商獲得了長足發展,在線支付和快遞,而附加的第三方平台,也分了一杯羹。 電商的起步是因為便宜,這個便宜是建立在加上不菲的快遞費之後的便宜,為什麼這麼便宜的原因有幾個,比如說沒有代理批發的層層扒皮,比如說沒有店面租賃的各種費用,最重要的一點,逃稅。這其實是和直銷(直接銷售而不是美化的傳銷)理念相通,並且方向一致的。這其實讓電商競爭陷入了一個最簡單的領域,就是價格戰。價格戰帶來的最核心問題就是毛利率低,而毛利率低帶來的問題就是八仙過海了。其實我們可以拿出一個比較貼切的例子,中關村賣場。這是一個價格比較透明的地方,常年的價格競爭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各種欺詐和宰客,這也變相的把客戶擠出到了電商領域。但是這個過去,就是電商的現狀,這里特指C2C. 於是,B2C的崛起就順理成章了,現在什麼東西都漲價,電子類產品、圖書類產品等反而是降價的,在價格上,B2C並不缺乏優勢。而添了最大的一把柴的,則是資本。資本其實沒什麼眼光,他們大多看的還是已經有的趨勢。比如國外亞馬遜反超Ebay了,他們就會覺得,中國也一定是這樣的,就這麼簡單。 於是,電商開始越來越畸形。比如有兩個反常態的東西,第一個企業都是以營利為核心目標的,而電商不是。目前電商的核心目標是客戶流水點擊轉化率,一個燒錢不賺錢的企業,那麼它就不是個企業,而是一個資本工具。電商創業人更像操盤手他們擅長燒錢建立用戶迅速擴大佔有不計成本的提高用戶體驗但對於傳統企業運營不贏利就是病態的實際上就是資本遊戲他們是很好的演員但確實不是好企業。第二,小型的電商是不賺錢的,只有到了規模才賺錢,這一點也適用於淘寶的C店。 所以,這裡面出現了一個比較畸形的行業,還帶起了一個比較畸形的創業風潮。 商業的核心是盈利,金融的核心是預期,商業金融化是個趨勢不錯,但互聯網的輕資產的特徵,讓這個領域出現了巨大的泡沫,在存在資本市場接盤的情況下,一切還可以有效的運轉,而類似龐氏騙局,一旦到了一個臨界,就不可避免的出現崩盤。這種情況在團購身上十分快速的得到了體現,而傳統電商的實物交易和用戶粘度,則相對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事實上,團購中重實物的聚划算或者聚美優品,日子也確實是比較好過的。 靠預期活著簡單的說就是畫餅,或者說忽悠,商業計劃書中很多大家認為最重要的部分,其實都是猜的。這種玩法在資本層面可以說是一個必需品,包括股票市場在內,大家都是靠預期活著。而如果這種玩法在實業或者創業中也成為一個主流的話,那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了。 創業在很多年前被稱之為下海,下海的核心目的就是賺錢,現在創業很可怕,核心目的是上市,更可怕的是,最火的電商這種項目,賺不賺錢都無所謂。。。我一直認為人是一定有層級的,有人能駕馭一百萬萬,有人能駕馭一千萬,有些人能駕馭一個億,所以,很多事情,最終的結果和預期完全是兩碼事。但在這個堅持的過程中,除了金錢還要支付相應的時間成本,而時間成本,對於目前創業者來說,卻總總被忽略不計。 我十分想明確的提出,創業或者商業最貴的是兩種成本,一種是時間成本,一種是股權成本。第一個的重要性,是在創業初期容易被忽略的。因為,假如不成功最可怕的結果是人生步驟的打亂,而不是金錢的損失。第二個的重要性,是在後期融資的時候,如果你的企業發展真的好,你一定會吝嗇自己的股權,而不是為了融資,出讓多少都無所謂。這兩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創業最終於的是踏實的提供商業價值,而在畸形的電商模式引導下,這個價值觀正在扭曲,快速圈地的確是金融層面的必須,而踏實提供價值,則是發展的必須。現在的創業者,包括知名人物,更多的是擅長把項目做成一個金融產品去圈錢,這種情況,我負責的說,絕不會長久,這一點可以從中概股的境遇看出。但同時,我也要提醒那些創業途中的人,這些知名人物的能力是可以掌控那麼大的資源、公司、平台以及用戶,也許他們不一定是好的企業家,不太會盈利。但這種操盤水平,恐怕也是你望塵莫及,和天使資本青睞的核心所在。 所以我十分誠摯的請大家注意哪些身披麻袋,把自己打扮成教父模樣的人們,尤其是忽悠大家為了理想,為了將來不後悔,一定要創業云云的人們,以及十年不做XX,十年後將無X可做之類的調調。有理想有熱血是好事,但是99%的人缺乏的是能力。儘管現在信息的發達和貨幣的氾濫降低了創業的門檻,請一定要慎重考慮自己的時間成本,人生規劃,以及創業所提供價值的延續性、合理性和盈利性。 ![]()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全文網路賺錢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