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網路賺錢: 網路行銷你我他/網路國界深幾許 -全文網路賺錢

<b>網路賺錢</b>: 網路行銷你我他/網路國界深幾許 -全文網路賺錢


<b>網路賺錢</b>: 網路行銷你我他/網路國界深幾許

Posted: 16 Mar 2012 09:50 PM PDT

網路行銷你我他/網路國界深幾許 

十幾年前,「網路無國界」這句話為Web的時代吹響了起床號,也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只要一動手指,就能將地球兩端的人事物相連,先驅者個個興高采烈,在這片全新天地裡揮灑開墾。

時光匆匆流過,從某些角度看,網路世界跟現實世界差得愈來愈多。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交流少了,但在網路圈裡,隨著連線成本和門檻降低,網路從極少數科技份子獨有轉化成了一種時尚,不論是公家機關或私人行號,架設網站、粉絲頁無關乎「是否需要」,而是彰顯與時代接軌的手段。

過去,人們要努力找出他需要的資訊,現在,人們得更努力地挑掉他不要的資訊。五花八門的搜尋引擎、百位起跳的社群朋友動態、成千上萬的入口網站、再加上數以億計的分眾平台,在取與捨、瀏覽與跳過之間,使用者如我們不斷地在許多個被網路相連、也被網路隔開的小國度間旅行。

要讓內容引人注目,不論在眼前或是線上,吸引人們目光的也還是3B:Baby、Beast、Beauty(小孩、暴力、美女)。

當流行風頭從網站吹到部落格、噗浪,再從噗浪到臉書粉絲團,單純情報功能取向網站仍需要存在,但這只是「資訊」的儲存地,如何誘使使用者願意去挖掘這些資訊,才是競爭所在。

工具時時刻刻在變,但接觸的對象始終都是人,「3B」法則抓住了人的第一視線,對於依靠網路程度更高的業者而言,則需要掌握第一視線之後的「行為」,也就是實際操作、而後分享,刺激UGC(user generate content,使用者自己產生的內容)。

從Facebook最近更新了粉絲頁的「行銷數據」欄位可以發現這個現象。除了傳統的粉絲、頁面瀏覽和來源之外,新添了「觸及總人數」(看到粉絲頁發表內容的總人數,其中包括了使用者在粉絲頁上互動,進而使得該使用者的朋友們看見其內容的數量),同樣是1,000人的粉絲團,高互動的粉絲頁,能觸及總人數也將遠大於低互動的粉絲頁,因此,如何掌握使用者自發的參與,是讓網路行銷具有活性的重要關鍵。

網路只是極大化地降低了接觸的成本,最終決定接觸什麼的多半取決於個人的朋友圈、使用語言、操作模式。在連搜尋引擎都會自動幫你把符合使用者語系和搜尋模式的網站排在上面時,無形中也劃出了另一條看不見的境界線──「朋友」、「文化」和「習慣」,使用者最常見的,也是這些同圈子裡的人們發表的訊息。

「觸及總人數」浮上檯面,有效揭露出個人在網路行銷的重要性。來自「同一國」的聲音,透過眾人平台的累積,勾勒出了個人、公司、品牌或商品的輪廓。誰說網路沒有國界呢?


<b>網路賺錢</b>: 電子商務立法有望啟動

Posted: 15 Mar 2012 08:51 PM PDT

電子商務立法有望啟動

  記者從全國人大財經委獲悉,民盟、民建、民進、致公黨中央以及全國工商聯等向大會遞交了《促進電子商務立法》的相關提案,呼籲出台統一法律規範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目前關於電子商務立法的相關調研工作已經結束,相關報告也上交至相關部門審議,一項意在全面規範電子商務發展的行業立法有望近期啟動。

  來自商務部的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接近6萬億元,在GDP中所佔比重已經上升到13%,其中網絡零售總額超過7500億元,遠遠超過同期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率。不過電商的迅速發展也暴露了種種問題。來自電子商務協會電子商務誠信評價中心和北師大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調查報告顯示,56.4%的被調查者曾遇到在線購物信息不實等問題;40.9%的被調查者曾遇到在線服務的承諾不實或不能兌現的情況。"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信用機制已經成為維護有序電子商務交易市場,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但現在的情況是各個部委都很重視電商的發展,於是提出了很多條例,但是由於多頭管理,"管制"大於"促進"。"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告訴記者,以2010年為例,國家各部委以及地方圍繞電子商務的相關規定陸續出台,電子商務企業基本每個月都會面臨一些足以影響命運的新政策措施。而這些措施和法規要么內容零散,要么缺乏行業深度,甚至有些是一刀切的行政思路,讓企業無所適從的同時,更阻礙著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財經委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電商多頭管理等問題早已引起監管層的注意,為此,從去年開始,全國人大財經委便組成了專題調研組遠赴上海、浙江、廣東等地摸底電商發展現狀,並聽取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稅總局、工商總局等一些監管部門的匯報。

  據參加本次調研的人員介紹,調研組對於電商的貢獻給出了以下評價:顯著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促進就業與創業,促進節能減排,打破城鄉界限、區域壁壘和貿易壁壘。

  為此,調研組在向全國人大財經委遞交的報告中明確建議盡快啟動國家層面的《電子商務促進法》,建立包括立法、融資、支付、誠信等在內的電商監管法律。

移動網際網路周回顧:網際網路大佬追逐手機夢 - 新華網

Posted: 16 Mar 2012 07:47 PM PDT

  人物觀點:

  賣"米"者雷軍:小米是為實現年輕時夢想而存在,"小米創始人,以前曾參與創辦金山軟件和卓越網,業余愛好是天使投資。【米聊號110018 只加熟人】"。這是雷軍微博的自我介紹,以小米始,以小米終。他說小米是為實現他18歲時的夢想而存在。最初,雷軍跟別人描繪小米願景的時候,他的朋友說,你雷軍不就是要做個極品山寨手機嗎?雷軍氣得要命。對方問那你到底要做什麼,雷軍逼急了,說小米將來會有點像"蘋果+FACEBOOK"。

  騰訊總裁劉熾平:移動網際網路仍處于發展初期,劉熾平表示:從用戶體驗和商業化角度來看,移動網際網路都還處于發展初期。但我們確實認為移動流量將佔到總流量的很大一部分,其中許多都是新增用戶,也就是此前沒有機會使用網際網路的人士。我們還堅信,未來將出現針對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的商業化模式,其形式或許有別于當前的情況。

  陳一舟:移動網際網路是近在眼前的機遇和挑戰,陳一舟此前曾多次表示,移動網際網路是近在眼前的機遇和挑戰,要抓住此輪大潮,加大投入力度。人人網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布局不僅限于終端應用,今年還將推出移動社交解決方案,與移動通信業務、OS提供商、設備廠商、運營商等夥伴合作,打造自己的生態係統,並著力布局LBS。

  海豚瀏覽器楊永智:啟動資金20萬 全球化生存,立足本土研發,產品揚名海外,借助墻內開花墻外香優勢切入國內,海豚瀏覽器成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樣板。據海豚瀏覽器創始人楊永智透露,公司啟動資金不到20萬,僅6、7人,但短短2年時間已積累2千萬用戶。楊永智認為,節省流量和提升用戶體驗天生就是一對敵人,不可能把兩者做好,海豚瀏覽器更注重用戶體驗。此外,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團隊應該全球化生存。

  UC董事長俞永福:要做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華為,俞永福用三個三年的模型衡量了今天的UC:"UC在歷史上已經經歷過三次創業,第一次是2004年-2006年,目標就是活下來,第二次創業是2007年-2010年,目標是成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領軍企業,第三次創業是2011年開始,目標是讓地球上一半地球人通過UC訪問移動網際網路。"UC官方數據顯示,UC瀏覽器目前季度活躍用戶已經達到3億。

  業界動態:

  電信業陷入壟斷批判:為過去十年付出代價,中國的電信業一度展現出令人稱奇的"大躍進",但何以後來又落後于世界先進水平,乃至在今天與用戶的期望值產生了新的矛盾?把電信業的問題一律歸咎為壟斷是容易的,也是片面的,因為這與事實不盡相符。去年以來,中國電信業陷入新一輪的社會批判。在"中國寬帶比韓國貴100倍","中國手機速率全球倒數第二"等指證下,社會對電信業的不滿再度被點燃。

  移動微論壇:移動網際網路如何賺錢,整個2011年,提及移動網際網路,耳邊充斥的全是爆發、藍海、掘金點。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和風投資本的集中注入讓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這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的美好時代。2011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市場規模達393.1億元,同比增長97.5%。一時間,移動運營商、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創業者紛紛涌入,經營這看上去很美的事業。

  三網融合投資盛宴將開啟 市場規模達6880億,市場分析認為,"三網融合"目前遇到的最大阻礙是雙向接入方案不明確,以及廣電和電信運營商對融合後各自原有用戶群流失的擔心等,上述政策動態有望切中要害,化解一係列障礙。這預示著此前業界普遍預期的"十二五"期間近7000億元的"三網融合"市場大蛋糕將"浮出水面"。

  網際網路大佬追逐手機夢 跨界旨在構建新生態,在最新加入手機大軍的行列中,盛大成為繼百度、騰訊、新浪等網際網路大佬後的又一名新成員。日前,盛大悄然推出手機操作係統"樂眾ROM"。在智能手機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一市場早已是哀鴻遍野,曾稱霸于手機市場的諾基亞也遍體鱗傷。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冒著風險集體涌入,能獲得認可嗎?

  APP刷榜黑幕調查:開發者的無奈 不輸在起跑線,一個由應用程序開發商、提供服務的刷榜商、充當橋梁的網際網路公司、一度猖獗的黑卡商共同構成的地下刷榜產業鏈條正在形成。一方面是部分App開發者對刷榜的青睞和刷榜生意的日益火爆;另一方面卻是更多創業初期的小開發者望"榜"興嘆。當App排名與其質量和創意不再相關,當越來越多優秀的App被虛假榜單埋沒,App還能健康發展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總網頁瀏覽量

技術提供:Blogger.

我的網誌清單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