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七天鑑賞期鬆綁 立委提案修法 - 中時電子報 -全文網路賺錢

七天鑑賞期鬆綁 立委提案修法 - 中時電子報 -全文網路賺錢


七天鑑賞期鬆綁 立委提案修法 - 中時電子報

Posted: 18 Mar 2012 06:20 PM PDT

Redirect Notice

 The previous page is sending you to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5%20112012031900047,00.html

.

 If you do not want to visit that page, you can return to the previous page.

最新網路賺錢法 讓你月入10萬元不在是夢想

Posted: 19 Mar 2012 02:14 AM PDT

最新網路賺錢法月入10萬元,或許你看到這個標題下意識的就想到一定是騙人的

但是我要告訴你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嘗試-最新網路賺錢法,就永遠不可能達到目標
 
以上圖片是我2月份確認獎金 18413元,每天做不到2~3個小時的經營成果
(謎之聲:預計3月份至少月入2萬元以上喔^^)

另外再跟你分享這個最新網路賺錢法的時候,在跟你分享我們團隊另外一位月入10萬元的賺錢高手
 

而且還紅到,連中天新聞都特別來做專訪,以下是當初的採訪新聞片段

他跟我是用一樣的最新網路賺錢法,只是經營的時間不同,成績就有所差別

上個月我每天只花了2~3個小時的時間經營,有時候還偷懶一下不去弄,還是能達到勞工最低本基本薪資

就算你可能覺得很少,但是如果你想想看每個月薪水的部分多了1萬8千多元,會不會覺得很多呢?

每次加薪還要看老闆臉色,或是加班老闆卻不付加班費,想要辭職就害怕從此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如果你的人生就這樣過完一輩子,不覺得很不划算嗎?

試著改變吧!!!

這邊我要跟大家分享這個最新網路賺錢法,叫做ivip

是一個叫做歐易亞股分有限公司,在台灣已經深耕了十多年,且又是台灣MIT的合法認證的公司唷!

而網路賺錢事業是目前最夯的工作之一,因為在網路上可以24小時持續性的為你賺錢

怎麼說呢?

試著想想現在有多少的台灣人有網購經驗,我告訴你每十個人之中,就有超過8個人就有網購的經驗

當消費者想要網購的時候,通常消費者第一個念頭就是尋找該商品的心得分享及資訊

賺錢的機會來了

我們只要用對的方法,讓消費者能快速找到你所提供的商品心得及資訊,就有可能出訂單並賺取高額的獎金

ivip不是直銷,而是類似傳直銷,加入之後你不用購買任何商品、囤貨商品、商品售後服務

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分享,消費者想要得到的商品心得及資訊而已,就這麼的簡單

再來ivip打組織戰,你可以建立起龐大的下線組織,下線只要有利潤,你也可以得到回饋

也就是教會你的下線怎麼去賺錢,你的賺錢速度就會越來越快,甚至一個月不工作也能有萬元以上的收入

當然怎麼使用對的方法去經營ivip,是你成為我的學生我才願意把所有的葵花寶典通通傳授給你唷~

看到這邊我們先不談你要不要加入ivip或是你想要加入ivip

Dahu我只想問你

你想每個月不工作,到處去旅遊,還能有超過萬元以上的月收入嗎?

你想花更多的時間在培養家庭的感情上面嗎?而不是為了應付客人而到處去應酬嗎?

你想要跟錢過不去嗎?因為你每天都要為錢而煩惱

你想要加薪的時候,不用看老闆的臉色嗎?

你想要工作的時候,不用再被老鳥欺負嗎?

你想要拜訪客人的時候,就算颳風下大雨還是要出門嗎?

你想要提早退休過自己的人生嗎?

如果你想這樣過這樣的生活,就請你認真地努力的去當被老闆及老鳥欺負的小菜鳥吧!

當你老的時候,又不小心看到我這篇文章,別怪我沒跟你說想要加入ivip唷~

最後這麼棒的網路賺錢事業不可能是免費的,因為這樣公司早就要倒了啦!!哈哈

加入這ivip第一年只要3920元(每天花不到一份蘋果日報的錢),之後每年續約只要1000元(每天花不到一顆滷蛋的錢)

如果你真的很想要擺脫上面我所說的事情,我可以教你如何改變自己未來

如果你想趁現在改變,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吧^^

而目前DAHU為了要控管教學品質每個月只招收5個學生,晚報名的請你另行高就,或是等一個月再加入成為我的學生吧^^

如何成為ivip會員教學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bloggerad/16799511

當然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你到我的Facebook留言或無名這邊留言

Dahu臉書網址: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236991771 或是點我->Dahu Istanda進入

延伸閱讀:

ivip五大獎金制度說明:http://www.wretch.cc/blog/bloggerad&category_id=13747509

無名ivip團隊與Dahu小隊最豪華的網賺教學套餐:http://www.wretch.cc/blog/bloggerad/16803252

Dahu每月網路賺錢收入紀錄:http://www.wretch.cc/blog/bloggerad&category_id=13747499

網路賺錢找拍樂得科技,網路賺錢找傳訊光科技,網路賺錢方法,網路賺錢最快方法,網路賺錢網,網路賺錢超easy,網路賺錢論壇,網路賺錢找吳小姐0982-378058,免費網路賺錢,六六大順廣告網路賺錢網,學生網路賺錢方法

Today's Visitors: 0 Total Visitors: 0

<b>網路賺錢</b>: 林有田博士自我激勵和團隊激勵「人脈學」是廣受重視的新顯學

Posted: 19 Mar 2012 12:15 AM PDT

 今天(2012.03.17)帶家人一起到老朋友劉董事長的餐廳用餐,這家餐廳高朋滿座,門口還有不少人在waiting,雖然我沒有預約,但劉董事長看到我大駕光臨,好像就有「特權」插隊,馬上就有位置。

 

 

劉董事長原來不是做餐廳的,四年前從公務界退休,玩了半年,閒著無聊要找事情打發時間。

經慎重考慮之後,認為開義大利餐廳有搞頭又有賺頭,決定放手一搏;為了開餐廳,他不僅跑遍各大加盟說明會、到加盟展問東問西,還跑去創業協會、企管顧問公司上不同的課,去拜訪貿易公司、食材商、器皿商、咖啡商…甚至去參加餐飲同業老闆們的聯誼活動,大概半年後,他就能和這些人稱兄道弟,沒有人發現他根本是門外漢,還沒踏進這一行。

 

 

當他開始開了第一家餐廳,他就能租到比較低價的店面,買到最便宜的原料、機器設備,甚至還透過同行的幫忙,找到店面的設計師,省下不少錢,也因為他各方面成本比別人低很多,所以訂價不高,東西又好吃,服務也很好,人潮絡繹不絕,當然財源滾滾,在各種資源中,「人脈」資源對劉董事長來說,絕對是一大關鍵因素。

 

 

劉董事長不得不承認「人脈」的建立,對他的人生產生多大的影響力,他說:「如果今天還有一點成績的話,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一路上『得貴人相助』。」    

 

 

 而我踏入企管顧問業、演講培訓的經過也類似,就是先踏進這些行業的活動範圍,參加各式各樣的參訪活動、拜訪前輩、和他們一起吃午餐…從中多看、多聽、多動,多學習他們的專業、經驗。        

 

關於培養人脈,你的想法跟成功者一樣嗎? 

 

 

一般人認為:「成功」來自於自我努力奮鬥,「人脈」只是取巧因素,成功者則認為:成功與人脈息息相關,沒有任何人能夠離開他人的「認同、推荐和支持」而有所成就,「人脈」是借力使力的必要因素。 所以,別再以為經營人脈不關你的事,現在人人一定要懂「人脈學」。

 

 

不論時機好壞,「人脈」投資始終是獲利最高的選擇,越早開始,收穫越豐碩。

 

 

「人脈」的養成 就從現在開始吧!以下是我經營人脈,獲取各種人脈資源支持的心得,請指教:

 

1.沒有信用額度(credit line),經營人脈是緣木求魚。聰明的人交朋友,會評估對方的信譽。 要經營人脈,首先要培養好你的「信用額度」,當別人打聽你時,你有不錯的風評,別人才會主動跟你做朋友,交往。信用額度就是「聲譽」,慎重地守護它,就像你守護任何你所珍愛的東西一樣。 

 

2.確定你需要的人脈,並雙管齊下。經營人脈,沒有「策略」,就是亂槍打鳥,唯有弄清楚自己的優點和定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人脈,然後用長遠的眼光去投資、耕耘,至少要以1年為單位,才可以看出效果。

 

 

「人脈」可以分為「工作型人脈」和「個人型人脈」。「工作型人脈」可以讓工作更加和諧與互信,能夠幫助你完成工作目標,對象包含同部門的人,有權支持或阻礙工作的其他部門人士,或是客戶、供應商、經銷商、衛星工廠等重要外部人士:「個人型人脈」能夠幫助你打開視野,獲得專業以外的知識,還可以介紹你認識更多重要的人,這些人脈藏在社團、校友會、專業協會組織中。

 

 

3.找出自己行業相關的聚會、活動,盡可能鑽進去。每一個行業都有同業會聚會的地方,上、中、下游也有各自的聚會,不同職位也有不同的相聚模式,向別人打聽然後找人介紹,然後全力鑽進去。 

 

 

4.有「真功夫、硬本事」,才會被人看得起。成功人士在與人交友或合作的時候會想很多,他需要一些證據來證明對方的實力和可靠,如果你沒有任何可靠的實績可以讓對方感到信任,是白費功夫的。

 

 

5.要有「慧眼」,才不會濫交。有一句流行語:「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貴人藏在「人脈」中,你必須像伯樂發覺千里馬一樣,從人脈中找到值得深耕的人,進而把他們經營成你的貴人。避免一些「信譽欠佳」的人物進入社群,危害你的人際關係!

 

 

6.聚會結束後,要不斷持續連絡。利用 「名片管理」科技工具,在會結束後24小時,打電話、發一封簡訊給對方,說出你的感恩、心得,並定期發行電子報,善用數字工具,分眾信件互動,可以讓「人脈經營」產生一定的功效。

 

 

7.不許短視近利,唯有先真心付出,才有好收穫。一開始千萬不要「短視近利」,「急」成不了大事;不要急著要從別人那裡獲得好處,先先真心付出,給別人感受到你的價值,眼光要放遠一點,先播下許多種子,必須長時間累積,才能產生功效。

 

 

8.創造出平台,就會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平台可以是讀書會、午餐會、高爾夫球聯誼活動、腳踏車環島行、異業交流聚會、和客戶的私人餐會。

 

 

交朋友要有原則

 

 

質精勝過量大,真正核心的人脈,30個就夠了,多了也用不上。五湖四海,三教九流都要交,但個個都不深交,有什麼效益?

 

如果你和對方真的合不來,不用勉強去經營。同時要做好兩件事情:一要不斷培養「敏感力」,才不會引進有殺傷力的人脈,傷害到自己和相關的人;其次要表現出謙謙君子的樣子,自傲於自己的能力,沒有人願意和你為伍!

 

 

「汲汲經營人脈」不一定是成功的萬靈丹,想一想,貴人會提拔的人為什麼是他不是你?不同的業務碰到同一位客戶,為什麼有人會成交有人不會呢?除了你本身的條件、努力和實力之外,「人脈」則是令一個重要因素,沒有「人脈」加分,你一定會發現除了浪費青春歲月之外,一直和成功遙遙相對。

 

 

  「人脈」是累積出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人脈」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有人脈就有「力量」,有人脈就有「競爭力」,人脈就是你的「錢脈」,一步步建立自我的「人脈」,你的人生就能逢凶化吉、一路左右逢源。

<b>網路賺錢</b>: 打破Facebook用戶量圍牆向大社會網絡進化

Posted: 18 Mar 2012 11:42 PM PDT

Facebook被"窄化"

  未來的社會化網絡是以人為核心,以關係為基礎的綜合信息應用資訊服務、商務。

  高達1000億美元估值的Facebook,在上市窗口期面臨的資本市場議論頗為熱鬧。

  然而令其創始人馬克· 扎克伯格無暇顧及的還不僅限於此。"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奠定8億網絡用戶王國的這家公司曾被視為將超越谷歌,如今面對蘋果、谷歌、微軟已做好對移動互聯的全面佈局,卻顯得了無聲息。社交網絡衝破過去的樊籬,計算廠商圍剿傳統手機製造商,成為移動產業生態鏈的中心,平板電腦產業也不斷衝擊傳統PC產業,扎克伯格辛苦築建起來的"用戶量"圍牆大有被打破的危險。

  去年6月,喬布斯去世前曾與扎克伯格有過一次會晤,他們希望Facebook能和蘋果有一些深度融合,演繹成"Facebook植入到蘋果界面,打開蘋果就是打開Facebook"的格局。但扎克伯格的條件是蘋果不能再做自己的社交網絡,喬布斯沒有同意。這是紮克伯格距離移動互聯大鱷最近的一次。

  未來的社會化網絡是以人為核心,以關係為基礎的綜合信息應用資訊服務、商務,將人、應用服務、商業三者緊密結合。Facebook距離社會化網絡還有相當的距離,其進化遠未完成,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對我們指出,"從雲、管(軟件渠道)、端的角度講,用戶可以通過系統直接選擇社會化網絡,Facebook有被"窄化"的危險。"

  中國原有的社會化網絡也在遭遇全新挑戰。儘管中國社會化網絡的大佬們,都時刻保持著與Facebook的溝通與合作,然而,全球的SNS網絡遭遇移動互聯的時刻,誰也不知道下一步代際如何更替或改寫。產業格局和業務形態瞬息巨變的節點來臨,一切看似堅固的城牆都岌岌可危。

  打破Facebook"用戶量"圍牆

  大社會化網絡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軸裡深度發展,變革在PC互聯網上和移動互聯網上同時發生,也更天然地在移動互聯網上落地。Facebook這樣的開放平台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尤其是基於智能手機互聯網的崛起,成為社會化網絡的最新拐點。

  從最早的BBS、論壇,到後來的社區,再到SNS、微博,如今互聯網上人和人之間的交互,開始有商務(如電子商務)、消費、媒體、資訊的因素。胡延平認為,經歷這一拐點,互聯網上的所有資源、要素重新組織起來。而這一數字商業遷徙的過程,以在移動設備上更甚,以人為中心、以位置為基礎、基於關係鏈來快速組織時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新的商業形式打開局面,移動互聯網飛速崛起,是因為用戶在選擇,商家在選擇。用戶選擇社會化網絡的入口,更多是由系統決定,打開iOS、Android或是Windows 8,即可直接感知社會化網絡,沒有理由一定要用Facebook。

  與蘋果、谷歌、微軟相比,Facebook顯然不具備系統的優勢。當平台不足夠有能力,不能把商務、應用都連接到平台上,並且通過端去認識到消費者的時候,就會被雲、管、端三者皆備的平台(蘋果、谷歌、微軟)窄化。胡延平指出,包括在中國,像騰訊這樣的亞平台,即便是有微信助陣,也存在被窄化的危險。

  扎克伯格也曾試圖與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們走得更近一些。比如,先是紮克伯格到新浪北京總部拜訪,然後是新浪曹國偉又率領眾多企業家回訪,新浪與之來往密切。同時與扎克伯格來往密切的還有人人網、開心網等等。但到目前為止,Facebook社會化網絡進化相去甚遠。

  如今,第三方開發者想做一款產品,首選平台一定是蘋果的平台,而一年之前,蘋果還遠沒有這般強勢。開心網副總裁郭巍告訴我們,用大平台級去整合,蘋果公司有戰略上的佈局也是必然。

  扎克伯格或許會遺憾自己曾經與蘋果公司擦肩而過的那場機緣。更早之前,Facebook做得還不是特別大的時候,蘋果公司想全資收購Facebook,"但是收購未果,之後這兩家公司越走越遠,逐漸成了競爭對手。"千橡集團CEO 陳一舟如是對我們講述他所知道的往事。

  一切都在發生著化學反應。蘋果、谷歌、微軟從不同的業務枝椏開始建立自己的大業務集群,慢慢發展成為彼此的競爭對手,他們都沒有認識到任何"邊界"的含義,都心安理得地向非自己的傳統領域挺進。

  谷歌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網絡服務Google+,幾乎算是非常正式向扎克伯格發起了挑戰,​​而這不過是谷歌攻略的一役,收購摩托,力推真正以人為中心的安卓4.0,谷歌繼續在與社會化網絡深度整合。若Google+被深度整合進操作系統中,被很好地融入安卓"以人為中心"的整個體系中,那麼,Google+在手機上的體驗將變得更加無縫,用戶將更多游離過去。

  長期以來,Facebook及其社交遊戲夥伴Zynga的聯姻一直為業界所津津樂道。移動互聯時代,蘋果與穀歌為移動遊戲開發商提供的好處比Facebook誘人。

  移動互聯土​​壤培育巨型企業

  Facebook也早早就打算在移動互聯佈局,對中國市場亦如是。早在2010年,扎克伯格攜其華裔女友飛到中國,與業內人士進行了數次會談。但最近的一次公開講話中,他又提到,並不著急進軍中國市場。事事難測,造化弄人。

  也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在手機上內置客戶端的服務,和手機本身及其他應用是分裂的,手機只是Facebook的載體。所以,有關Facebook出品手機的消息也一度是甚囂塵上。扎克伯格不是沒想過重新定義用戶黏度。

  "Facebook遲早會做自己的手機和移動操作系統",在陳一舟看來,雖然這個時間窗口已經即將關上,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1984年初生,年僅28歲的紮克伯格畢竟還擁有足夠的年輕資本。郭巍的判斷是,Facebook的大移動互聯戰略佈局在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之前,是不會對人講的。這並不代表Facebook無動於衷,在未來格局裡沒有一席之地。

  扎克伯格已經意識到,Facebook在PC端的輝煌並不意味在移動互聯時代就可以輕而易舉複製。社交網絡存在馬太效應,眾生要想翻牌也著實不易。

  大社會化網絡的最終勝出者,一定是互聯網裡的大巨頭,是一個集群。在移動互聯時代,將產生互聯網史上最偉大的企業,成為互聯網的連接者、組織者,"更加平台化的同時,也在更擴散。"胡延平說。

  在矽谷,行業內的看法也如出一轍。他們經常提及的一個詞便是"Ecosystem(生態系統)"。銀行信貸經理Timothy M.Hardin也認為,移動互聯網企業誕生出的下一家Facebook這樣量級的企業,多半會是一家平台類的公司。這個平台把硬件、軟件、社交網絡等結合起來。"移動互聯網就像一扇門,如果獨立去看它,會是很乾澀的一樣東西,單單一個東西很難成功,一定要相連,和社交網絡浪潮結合起來。"Hardin說。

  可以肯定的是,移動互聯網具備產生一家Facebook這樣巨型企業的土壤。而這家企業或許是Facebook,也或許會比Facebook還要大。

  事實上,社會化網絡中也不乏佼佼者,比如位於矽谷的Open Feint公司。在手機遊戲社交平台的OpenFein上,有個人檔案供人查閱,有個牆可以給人塗寫,支持一邊遊戲一邊聊天,等等;具有Facebook的一些基本特性,還具有一些類似"One Touch iPromote"更吸引用戶的"把戲"。

  基本上,開發者可以通過OpenFeint建立自己的一個生態系統。去年4月,日本移動社交網絡公司Gree斥資1.04億美元收購了Open Feint。

  在中國,儘管騰訊也不可避免會遭遇與Facebook一樣被窄化的危險,但它已經演變成平台級的企業。胡延平說,社會化網絡時代,微信會是平台的核心,騰訊在不斷完善立體合圍的戰略,而不是單一產品的戰略。

  以模仿起家的社會化網絡幾乎都鮮有完胜的可能性。用戶黏性降低,社交程度不高,平台價值無法體現等等,都是中國社交網站目前不可否認的表現。中國社會化網絡缺乏土壤、缺乏創新,與美國的差距遠不是單單是環境那麼簡單。"無論是開心、偷菜還是人人、微博,開放平台,一直在懷疑聲中成長的Web2.0,主題詞不斷在變幻,迄今為止,中國的Facebook尚未出現,下一個Facebook的夢想還未照進現實。"知名IT評論人、曾任雅虎中國總經理的謝文也如是認為。

  但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中外的差距其實縮小了​​一步。中國互聯網公司需要有更全球化的思維方式。中國國內的互聯網大佬們一直想離Facebook更近一些,人人都有一個Facebook夢已經成為舊聞。誰也不知道,誰能成就為下一個Facebook。

  倘若回溯到2005年,Facebook也還只是社交網絡的小角色,那個時候占主導地位的社交網絡是Friendster、LiveJournal和MySpace。而現下,當年的熱門已然不再,Facebook也風生水起​​,迎來最輝煌的時代,IPO已不能成為其真正意義上的新聞。在一日千里的網絡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時代,代際的更替或許來得還更快一些。

<b>網路賺錢</b>: 林有田博士自我激勵和團隊激勵275不懂「洗腦學」,就要小心 <b>...</b>

Posted: 19 Mar 2012 12:08 AM PDT

 今天(2012.03.18)和一位做過知名傳銷公司五年,現在已嫁人的楊小姐聚會喝下午茶敘舊,席間,楊小姐聊起做傳銷的過往,她説出傳銷和傳統業務的不同之處在於:傳銷人特別懂得洗腦學」。

 

                               以下是楊小姐的告白和解說。 

 

「洗腦學」源自周公,可以稱得上中國洗腦學的鼻祖,他為了更好管理臣民,「制禮作樂」,把人引「向善的,良好的,知恥」的目標,讓人民知道禮樂,懂得階級劃分,在「洗腦學」發展史上有一定的正面貢獻。

到了現代,洗腦學多元發展,一發不可收拾,突破了人類道德倫理底線,違背了進化論,遺傳學的根本。

 

     有兩個現實例子,他們運用「洗腦學」的功夫真是無人出其右,一個是反人類學的「塔利班組織」,另一個就是商業世界中的「直銷組織」,他們的洗腦方式連麥當勞、星巴客、沃爾瑪、P&G,還有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藥廠都要對他們刮目相看。

 

 

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 (Taliban) 的骨幹成員多來自宗教學校或受過培訓的阿富汗普什圖族難民,他們都是很貧窮的穆斯林,他們接受領導用穆斯林的教義的洗腦,他們一直認為72處女的故事是真的,他們一直認為真主如何補償烈士為了他的土地而犧牲生命────如果你成為一位烈士,真主將會給你70個處女,70個妻子和永遠的幸福。

 

 

人類對人類的人體自殺攻擊,和一群被洗腦的人,再去洗新來的人,都是一樣,被人下迷湯,勾畫出一個虛構,創造美好前景為基礎,然後配合一系列的輔助觀念、系統,案例解說,強化你勇往直前的意願,強化洗腦的功效───以加速完成自己夢想的動機。 

 

傳銷洗腦跟自殺洗腦方式幾乎大同小異,讓我們來見識一下傳銷洗腦的SOP。

 

一、溫馨接待情。當你自願或被騙到傳銷組織內或去聽「說明會」時,他們見你進來,他們都站起來跟我們握手表示歡迎,組織內部的人會營造出虛假人性和諧的「一家人」環境,使你五官立即受到極為強烈的震撼──這種「特爽」的感覺在現實中是很難感受到的,這時候,你好像有得到莫大溫暖幸福的感覺。

 

 

二、一切都出自「善意」,並非「惡意」。如果你是被朋友騙來這裡,他們的人會這麼說:「你現在明白你的朋友為什麼沒和你直說做「傳銷」,而是用其他方式把你騙過來嗎?因為,大家都對「傳銷」有誤解,如果直說做「傳銷」,你還會到這裡嗎?

 

 

我以我的信用(或人頭)擔保,這個行業絕對快速賺到錢。你看看這些人,他們哪個不是上有老,下有小,來這裡從零開始,為自己和家人創造出更上一層樓的生活環境和美好的未來。再說了,我們要賺錢,做傳統工作就可以了,何必放棄原本熟悉的工作,千里迢迢地跑到這裡來賺錢?

 

朋友帶你來,好意是分享他的心得,他騙你什麼,你大可跟他大吵大鬧或去他家報復。不過這是不可能的,我敢和你打賭,你絕對會感謝他。而且他並沒有騙你什麼,他只是帶你進入了一個行業。說白了,他騙你無非有以下三點:1.讓你有個冷靜的心來瞭解這個行業;2.避免你家人不必要的擔心;3.為你找到另一個完美的創業模式。 」語言之流利、語速之快,絕對讓人瞠目結舌。

 

    「洗腦學」,是傳銷工作必修的一門課程

 

 

三、大力推銷新財富的機會。接下來,他們會利用「富爸爸、窮爸爸」、「財富的第五波」、上帝要你富有的觀點,對傳統觀念進行「拆解、分化、蠶食」,希望你要掌握創造龐大財富的新商機,然後再給你指一條貌似很完美的「系統」和「快速複製」之路,讓你脫離苦海,到達所謂的財富帝國。 

聽完他們有系統的解說,財迷心竅,衝昏了你的「理智」就糟了,如果仔細回過神,認真想一想,真的有「財富帝國」嗎?

 

其實這個「財富帝國」是精心搭建出來的道具,美化一切,讓你嚮往的夢想罷了!

<b>網路賺錢</b>: 谷歌計劃處罰過度使用搜索引擎優化技術網站

Posted: 18 Mar 2012 11:44 PM PDT

【賽迪網訊】3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位谷歌的工程師稱谷歌目前正在準備重新組裝其搜索引擎裝備,這樣一來過度使用搜索優化技術的網站未經完全同意就很難取勝。

  據報導,谷歌目前正在計劃懲罰過度使用搜索引擎優化技術的網站。谷歌搜索引擎領域的Barry Schwartz發布了一個最近西南之南會談的小組討論的視頻剪輯,在該視頻中Matt Cutts對這一計劃做了相關討論。

  據了解,谷歌考慮到為了保證"過度使用搜索引擎優化技術(SEO)的網站和那些有很高滿意度的網站"之間的公平,才准備採取這種措施,Schwartz引用Cutts的話這麼說道。

  "我們正試圖將GoogleBot變得更智能,使我們提供更好的相關信息,同時我們也在努力找出那些濫用它的人,例如在一個網頁上有許多關鍵字,或是交換太多鏈接以及其他一些未按照正常做法進行操作的網站。"

  據悉,Schwartz稱這些改變將開始影響"未來幾個月或幾週之後的"搜索結果,儘管目前谷歌官方對此事還沒有做出官方評論。

  華爾街日報( 博客 , 微博 )在這週之初稱谷歌將著手於對其搜索系統前所未有的一次詳細整修,這次整修的領域將包括"語義搜索",包括搜索引擎優化的一些改變,廣告,以及網頁排序結果。

七天鑑賞期鬆綁 立委提案修法 - 中時電子報

Posted: 18 Mar 2012 05:09 PM PDT

     Google手機付費軟體因不符七天退貨規定,去年遭開罰一百萬元,引發軒然大波。而郵購商品愈趨多樣化,立委丁守中等人上周提案修正《消費者保護法》,未來賞味期短的生鮮、電子書、影音和APP遊戲等數位化商品可望不受「七天鑑賞期」約束。修正案被解讀是「Google條款」。

     但消基會痛批,「Google條款」是開消保倒車,消保法立法目的是保障消費者,豈有修法削弱消費者權益的道理,消基會反對到底。

     《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郵購消費者可在收到商品後七日內,無須任何理由和費用退貨。郵購包括電視、電話、網路和型錄等無法實際檢視商品的消費管道。

     換句話說,透過網路下載付費軟體也符合七天鑑賞期規範。但有人質疑,下載電子書、電影、音樂或遊戲等數位化商品,不用七天就看完、聽完,到時再允許退貨的話,成了傷害著作權和文創發展的變相盜版保護傘。

     立委丁守中等五人上周擬具的草案,消保法第十九條第一項增加「郵購買賣者有合理例外情事,不在此限」的但書;第二項並新增「合理例外情事,由行政院定之」,獲十八位立委連署。修正案通過後,消保處就得列舉例外情事。

     過去曾有消費者網購年菜,吃完年夜飯才以「口味不合」為由要求退貨,宣稱試吃是「合理必要檢查」,業者依規定也只能無奈接受退貨。

     提案立委認為,郵購商品一視同仁都給七天鑑賞期不合時宜,不同商品應依特性彈性處理,有些生鮮產品保存期限根本不到七天,難道放到過期也能退?要求消保處應將鑑賞天數合理化、個別化。

     民眾張欽鵬說,不論任何產品,七天退貨保障是消費者購物權益,商家若不放心給民眾鑑賞,就別在網路賺錢。民眾黃弼臣則說,消費者權益不能無限上綱,否則將養出一群濫用權利的奧客,有些消費者確實需要教育。

觀念平台-扼殺創新 台灣網路蒙陰影 - 中時電子報

Posted: 18 Mar 2012 05:09 PM PDT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最近演講都強調大學要教創新,他說過去大學教育都在做研究,但聰明不見得能創新,讀書好也不見得聰明,教育改革應修正這個錯誤,學著激發學生創新,未來國家要看創新力不是GDP。不過林董事長應該去買一家唱片公司,然後加入RIT(Recording Industry foundation in Taiwan),爭取擔任董事長,因為目前最反對創新的就是這些唱片和電影業了。

     曾在資策會主辦的「IDEAS Show網路創意展」獲得兩大企業獎項,並挾此殊榮赴美參加國際晶片大廠英特爾二○一一年創意競賽擠進前八強的now.in線上廣播社群,日前遭檢警以「侵犯著作權」名義抄台,檢警當然不會無事找事,一定是背後有人提出告訴,而這影武者是誰很明顯。

     now.in提供民眾實現DJ夢、創立個人的電台,其他使用者則可以選取成千上萬個平台上的廣播節目來收聽。這樣的創意讓他們獲獎連連,而素人電台的魅力讓now.in成立不到二年,就風行全球一百個國家,有十幾萬個網路電台。可惜台灣的未來臉書就在抗拒創新的唱片業和創新文盲的檢警單位聯合下,提早夭折。now.in從而斷線,全世界的DJ因而無聲,台灣網路的創新蒙上陰影,政府的強調創新也像是說說而已。

     你可以買一張周杰倫的CD,然後在now.in上建立一個音樂電台來播放CD裡面的歌曲,一般商業電台播放歌曲要付費給RIT,這些透過now.in建立的電台則尚未付費。但司法單位是否應先請雙方溝通出雙贏的模式,而不是直接殺掉生金蛋的鵝。

     以前抓盜版最力的是BSA(Business Software Alliance),現在反而是音樂和電影公會等單位,為什麼?因為軟體業與時俱進,早已經雲端化,程式放在雲端上隨時可用,這樣既沒有盜版問題,使用者也隨時可用,也就不用去找盜版來安裝在自己的電腦上。

     但唱片業和電影業還停留在靠賣CD或DVD來賺錢的舊思維,為什麼在美國可以的Netflix網站(透過網路看電影或電視節目)到現在還沒引進台灣?為什麼連國家經費支援的公視節目都不能在網路上直播,到底誰在阻撓?

     有實體的CD或DVD就會有盜版的CD和DVD,歌和影片就會被數位化在無數的電腦中,變成無法控制其流傳。如果所有的歌曲和電影都能雲端化,全世界只有雲端上的一份數位拷貝,大家可以隨時隨地都透過網路來聽或看,但無法在自己的電腦上留存,在加上資料壓縮和網路傳輸技術的進步,未來雲端上的影音品質甚至可以做到比實體的CD和DVD還好。這種透過網路pay-per-listen(view)的系統才應該是唱片和電影公司的未來生財之道。

     如果小咖now.in該封,為什麼You Tube不封?上面還不是有成千上萬的歌曲。台灣好不容易有個世界知名的社群網站,政府應該給予支持。動輒封殺,除了扼殺創新,也蒙上網路檢查和不自由的陰影。

     (作者為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七天鑑賞期鬆綁 立委提案修法

Posted: 18 Mar 2012 02:30 PM PDT

中國時報【許俊偉╱台北報導】

Google手機付費軟體因不符七天退貨規定,去年遭開罰一百萬元,引發軒然大波。而郵購商品愈趨多樣化,立委丁守中等人上周提案修正《消費者保護法》,未來賞味期短的生鮮、電子書、影音和APP遊戲等數位化商品可望不受「七天鑑賞期」約束。修正案被解讀是「Google條款」。

消基會痛批,「Google條款」是開消保倒車,消保法立法目的是保障消費者,豈有修法削弱消費者權益的道理,消基會反對到底。

《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郵購消費者可在收到商品後七日內,無須任何理由和費用退貨。郵購包括電視、電話、網路和型錄等無法實際檢視商品的消費管道。

換句話說,透過網路下載付費軟體也符合七天鑑賞期規範。但有人質疑,下載電子書、電影、音樂或遊戲等數位化商品,不用七天就看完、聽完,到時再允許退貨的話,成了傷害著作權和文創發展的變相盜版保護傘。

立委丁守中等五人上周擬具的草案,消保法第十九條第一項增加「郵購買賣者有合理例外情事,不在此限」的但書;第二項並新增「合理例外情事,由行政院定之」,獲十八位立委連署。修正案通過後,消保處就得列舉例外情事。

過去曾有消費者網購年菜,吃完年夜飯才以「口味不合」為由要求退貨,宣稱試吃是「合理必要檢查」,業者依規定也只能無奈接受退貨。

提案立委認為,郵購商品一視同仁都給七天鑑賞期不合時宜,不同商品應依特性彈性處理,有些生鮮產品保存期限根本不到七天,難道放到過期也能退?要求消保處應將鑑賞天數合理化、個別化。

民眾張欽鵬說,不論任何產品,七天退貨保障是消費者購物權益,商家若不放心給民眾鑑賞,就別在網路賺錢。民眾黃弼臣則說,消費者權益不能無限上綱,否則將養出一群濫用權利的奧客,有些消費者確實需要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總網頁瀏覽量

技術提供:Blogger.

我的網誌清單

搜尋此網誌